目前分類:失智症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水腦症vs.阿茲海默症 症狀極相似

您身邊有罹患過水腦症的親友嗎?或是水腦症病友是不是曾經被誤診為阿茲海默症呢?臨床醫師表示,水腦症有太多症狀跟阿茲海默症,或失智症幾乎一模一樣,因此很容易被誤診,但是水腦症過去靠開腦手術,是有機會痊癒的,只是腦部穿刺風險高,還好如今引進新手術「腰椎引流」,醫師表示病患接受度比較高,在台灣也有成功案例。

水腦症、阿茲海默症,一個靠手術還有救,另一個根本是絕症,到底哪裡像?台大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杜永光:「症狀事實上跟我們講的阿茲海默症或老年癡呆症是一模一樣,更糟糕的是,在我們做檢查斷層掃描或做核磁共振,它表現得也非常類似。」關鍵就在症狀幾乎一模一樣,手抖、步態不穩、大小便失禁、記憶力不好,疑似失智,阿茲海默症有的,水腦症一項都不漏。

過去根治水腦症,就靠「腦室到腹腔導管引流」手術,簡單來說,就是開腦,患者聽了實在好怕,還好現在手術有新的開法。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:「舊的做法它就是要在腦部做個穿刺,一般家屬跟病人一聽到腦部要穿刺,因為它有它的風險,包括腦出血,所以會覺得這是個風險。」台北榮總醫師許秉權:「現在最新有一個新的產品(技術) ,就是從腰椎直接放引流管,它的好處是就是它可能不像過去的腦室引流,它會有所謂因為重力的關係,病人他可能站起來的時候,因為重量的關係,他有虹吸現象。」成功機率多大?只能說,降低腦部手術風險,腰椎引流無疑是為水腦症病患,再開啟另一扇希望的窗。

 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B0%B4%E8%85%A6%E7%97%87vs.%E9%98%BF%E8%8C%B2%E6%B5%B7%E9%BB%98%E7%97%87-%E7%97%87%E7%8B%80%E6%A5%B5%E7%9B%B8%E4%BC%BC-092815639.html

 

S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失智症》每年增加一萬患者 家屬負擔沈重

 

台灣失智症協會依盛行率及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推估,台灣總失智人口超過十八萬人,民國一四五年將高達六十二萬人,平均每年增加一萬名失智患者。失智症造成患者在記憶力、人時地定向感、判斷力、計算及抽象思考能力的退化,患者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能力、長期經營的家庭與社區關係皆遭到疾病無情地破壞,使得疾病影響層面不只是個人,周圍的親友常一起捲入失智症帶來的混亂中,家屬承受沉重照護負擔,甚至成為「隱形病人」!失智者及家屬以中老年人為主,常因疾病照顧而剝奪其參與社會之機會。

藉由懷舊治療,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長輩的心理。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長輩常不能接受自己有失智症,此時身旁的親友應以耐心、愛心及傾聽來鼓勵長輩;用正面、樂觀的態度向長輩說明,其實很多人都有記憶力衰退的狀況,只要接受治療人生依然精采。

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於九十三年開設瑞智學堂,課程包含頭腦體操、音樂班、合唱團、懷舊等,讓失智病友們能在課程中找回自我認同,並與其他同伴分享心靈交流、走進不同的生命。

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在懷舊課程中,過去的記憶是長輩們與人溝通的橋梁,在相互傾聽同伴的回憶時,走進了對方的生命,也破除失智長輩對社會產生的疏離感與不安。在家中也可以多跟長輩說說話、聊聊往事,讓長輩能重拾與他人的互動,藉以活動腦部延緩退化,更能讓長輩心情愉悅,勇敢接受治療。

而在去年成立的瑞智示範家庭,依失智症治療性環境之原則,以懷舊傢俱及物品營造失智者友善、安全、無障礙及熟悉之居家環境,幫助家屬們於此空間體驗及學習。長期照顧失智家人造成家屬身心負荷,甚至出現憂鬱厭世念頭或發生社會悲劇。優質失智居家照護品質仰賴身心健康的家屬,唯有提供家屬足夠的支持服務,才能兼顧家屬健康以及良好照護品質。瑞智示範家庭是失智症家屬於社區中的充電站,提供社會參與機會,幫助家屬抒解壓力,與其他家屬交流學習與相互支持鼓勵,同時也提供失智長者友善安全活動空間,促進長者維持最佳功能。

S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治療老年癡呆 美團隊露曙光

  • -字
  • +字

(中央社記者周永捷華盛頓9日專電)俗稱老年癡呆症的阿茲海默症可望有解,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以治療皮膚癌的藥物「視黃醛」對白老鼠進行實驗,結果發現可顯著增進記憶力,並消除阿茲海默症病因。

「科學」(Science)期刊今天公布一項發展,凱斯西儲大學(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)醫學院研究團隊以治療皮膚癌之一的「皮膚T-細胞淋巴瘤」(cutaneous T-cell lymphoma)藥物「視黃醛」(bexarotene),對白老鼠高劑量注射,72小時內,白老鼠在記憶力方面明顯進步,並可消除腦內超過50%的類澱粉斑(amyloid plaques)。

類澱粉斑被視為是造成罹患老年癡呆症的主因。

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蘭德斯(Gary Landreth)提醒,雖然研究在白老鼠身上效果顯著,不過,這或許不對人體起作用。

他表示,研究團隊多次從白老鼠身上治療好阿茲海默症,因此,需要儘快但謹慎地繼續再研究。他希望兩個月內能嘗試投藥在健康人身上,檢視同樣的藥物是否會發生相同效果。

「阿茲海默症協會」醫藥及科學關係部門主任卡利優(Maria Carrillo)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表示,「這真的很令人振奮」,「研究團隊在白老鼠身上看到真正正面和強大的效果」。

S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失智症年輕化 易誤診為憂鬱症

(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7日電)失智症患者年紀降低,出現不少40、50歲患者,醫師說,失智症與憂鬱症狀民眾難以分辦,常跑錯科別求診;治療方法也有異,除藥物治療外,建議多運動、參加社交活動及改善飲食。

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,1名56歲女老師因記憶力出現障礙,無法做家事,先生察覺有異,帶著太太求診,經檢查發現病患語言能力變差、話少,原本以為是憂鬱症

徐文俊表示,更進一步腦部電腦斷層及抽血檢查,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後,判斷是典型的失智症。目前給予藥物治療,改善記憶力。

家屬因擔心而限制病患社會參與力,徐文俊表示,這會導致症狀惡化,應該增加身體活動、社交活動,例如參加不同種類的社團、走路;控制血壓、飲食方面建議採地中海飲食法。

阿茲海默症又稱失智症,65歲以上老人最多,每年都有新增病例,且年齡也下降,40、50歲就被確診者也增加,可能與生活壓力有關,有時也易與憂鬱症混淆治療,民眾常誤為憂鬱症,但其實是失智症,因而延誤治療。1010207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4%B1%E6%99%BA%E7%97%87%E5%B9%B4%E8%BC%95%E5%8C%96-%E6%98%93%E8%AA%A4%E8%A8%BA%E7%82%BA%E6%86%82%E9%AC%B1%E7%97%87-062013007.html

Sea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